推广 热搜: 三农  乙方  二手挖掘机  二手数控车床  工业机器人  上海进口报关公司  2022  二手工程机械  二手反应釜  二手机械进口报关 

二手交易需要平台“一手”管理

   2023-10-10 互联网佚名1590
核心提示:在二手交易中,如何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资金安全?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家往往更容易面临被欺诈的风险。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二手电商平台中商品的售后、卖家的服务质量以及交易效率等局限性愈加明显,其供应链与货源管理很难统一,交易双方极易产生纠纷。”有市民对二手交易平台的举报和监管机制提出了疑问。仅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的投诉就达9万多条。

如今二手物资交易平台有哪些平台,随着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卖闲置物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很多用户在“买家”和“卖家”的角色之间切换。 但由于网络诈骗、货品不对、真假混售、虚假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在二手交易中,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资金安全? 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办? 平台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买家更容易面临欺诈风险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家往往更容易面临被骗的风险。 来自湖南邵阳的李女士平时喜欢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东西,但货不对板的问题让她最头疼。 今年3月,她爱上了某平台上的一款装饰画,但收到产品后,她发现卖家展示的产品图片与实物严重不符,且画框破损。

她很快联系了卖家,但被告知这是画作,不接受退货。 向平台投诉后,客服表示建议与卖家协商解决。 “这幅画没办法挂,不能退也不能退,只能放在杂物间。好在产品价格不贵,但我总感觉自己被骗了。” 李女士说。

现实中,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 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二手电商消费者投诉数据及典型案例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二手电商用户投诉中,退款问题占比例最高,达到22.08%; 其次是产品质量,占比14.61%; 网络诈骗排名第三,占比11.04%。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二手电商平台在商品售后服务、卖家服务质量、交易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其供应链和供应管理很难统一,双方很容易出现问题。 争议。

平台称不能保证挽回损失

“平台页面上只显示‘买家已拍照’,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买家已完成所有步骤,且没有任何提醒功能。” 只需15分钟,即可提示对方尚未付款。 这个系统提示是否有误导性? 报告后最长处置期限为3个工作日。 在此期间,有问题的账户是否已得到处理? 此外,平台追回损失的方式是外拨,即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要求对方归还财物。 这种形式的恢复是成功的。 可能性极低。 这是否履行了平台的义务?”有市民对二手交易平台的报告和监管机制提出质疑。

记者就上述问题联系了某二手交易平台客服二手物资交易平台有哪些平台,对方回应:对于此类虚拟物品,建议卖家看到已付款后才可以发货。 对于损失的追回,平台会积极履行职责,但由于平台不是执法机构,无法保证100%追回。 只能通过电话完成。 若对方拒绝处理,平台将对该账号进行处置。

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不少网友反映,自己也经历过与李女士同样的经历。 仅就黑猫投诉而言,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的投诉量就超过了9万条。

如果出现欺诈行为,平台有责任吗?

北京仲凯(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强表示,“纠纷发生后,双方应及时通过调解、投诉、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陈强建议,对于二手交易平台,应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和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对平台内用户的管理,切实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营造合法有序的经营环境。环境。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平台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杜绝和救助此类网络诈骗行为。

“如果平台对违法诈骗行为消极应对或不作为,将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观茂中茂(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杰认为,“用户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在交易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产品细节,保留交易证据。”表示,当平台遇到问题难以解决,需要诉诸司法程序时,《民法典》、《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成为维权者责任的坚强后盾。

据《法治日报》报道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